第(1/3)页 官宦商贾子弟脸上满是喜悦之色,占据着优势; 普通百姓的考生脸色苍白无力,虽然愤怒,但却更多的是无奈。 经过刘宗周的讲解之后,他们明白八道策论的意义,说实话,在见识上他们的确比不上官商子弟。 投胎是个技术活,人家命好,这是谁都没办法改变的。 你要说不公平,但为什么还有近三成的录取名额是普通百姓子弟的,他们为什么能被录取,同为普通百姓子弟的你为什么没有被录取? 家世的确是有优势,但并不是绝对,他们没法拿这个当成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借口。 但依旧有人不死心,接连有人站了出来。 “刘尚书,如果按照这个说来,以后普通子弟是不是就不用参加考试了?” “刘尚书,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对普通考生是不是不太公平?” “刘尚书,长此以往以后可能普通百姓子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,因为现在录取的考生以后也是官宦之家,他们的孩子也是官宦子弟,普通百姓子弟无论多努力都比不上他们了。” …… “安静!” 良久之后,刘宗周低喝了一声:“诸位的想法本官已经了然于心,但本官也告诉诸位,你们想的朝廷自然也想到了,以后都是官宦子弟吗? 那可不一定。 若是不忙,可以在北京城多待几日,你们就知道具体的。” 说完这话之后,刘宗周在旁边军士的搀扶下下了八方桌,缓缓的走出了人群,留下了满场错愕的考生和看热闹的百姓。 “刘尚书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 “太祖时分南场和北场,难道现在来一个官商子弟和平民子弟的区分考试?” “扯淡,南北场的结果就是南北进士的定数分配,以我看,考题还是一样,搞不好就是录取的官商子弟和平民子弟的人数按比例来。 五五是不可能,官七民三有些低,最大可能官六民四。” “如果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接受,录取至少是有保证的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