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怀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随后,秦、楚双方在丹阳决战。此战,楚国大败,被斩首8万,屈匄等七十多名战将阵亡,屈氏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。屈原见强大的楚国被秦国击败,万分悲痛,以《国殇》祭奠为国战死的将士。

    丹阳惨败,先祖陵寝被践踏,这是楚国的国耻。楚国上下一心,决意和秦国血战到底,一洗前耻。

    楚怀王倾国之力,复攻秦国。楚人势如破竹,击败秦人,收回失地,兵峰抵达蓝田。

    蓝田是拱卫咸阳最重要的一道关卡。如果蓝田有失,秦国必亡。

    秦国第二次亡国之危险,也是楚怀王施加的。秦惠王为了抵御楚人,甚至将诸公子和卫队送去了蓝田。秦惠王还祭天,以《诅楚文》的形式,痛斥楚人无义。

    楚国以一国之力对抗秦、韩、魏、越及秦附属下的巴蜀,丝毫不见败迹。收丹阳,战蓝田,数败越国。楚国以压倒性的优势,战胜联军。

    然,楚怀王没有想局势越发不可控制。秦、楚之战,最终引发了中原第二次混战。

    若不是韩、魏攻破楚国南阳,导致楚国全线吃紧,甚至溃败的危局。楚怀王岂会错过攻破咸阳、问罪秦王的时机。

    此战,楚国以国挑战诸侯联军而不落败,足以见得楚怀王治理下的楚国是多么的强盛。

    秦惠王甍逝,少年英主秦武王(对于秦武王,曾以不一样的秦武王讲过。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。)继位。楚怀王利用秦武王下三川、观九鼎,取代姬周,主动帮秦国攻打宜阳。楚怀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秦武王问鼎姬周,冒天下之大不韪,进而导致诸侯联合攻伐。

    楚怀王再也匡扶王道为名,联合诸侯,讨伐秦国。然,秦武王观九鼎、举周天下而亡。让他错失号召群雄攻灭秦国的机会。

    随着楚国国力恢复到第二次大战的水平。

    楚怀王见北有诸侯防守,不能饮马黄河,开疆拓土;西又不能破秦;楚王便将战略眼光看向了东边的大国越国。楚怀王趁着韩、魏元气大伤,尚未恢复;燕、赵专心改革,不参与中原战事;齐国濮水败于秦、韩、魏联军,燕地得而复失,国力大损;秦国陷入诸公子之乱,无暇顾及中原战事。

    楚怀王一边命人做好攻灭越国的准备,另一边挑拨越、齐两国,以及越国王室的矛盾。齐、越、楚三国陷入混战。

    齐宣王、越王无疆、楚怀王三人,斗智斗勇。

    楚怀王趁着齐国注意力在赵国,一举攻破越国,独吞数千里山河。楚国成为长江上最大的国家。长江中下游成为楚国的内流河。楚国坐拥数千里山河,成为超级巨无霸。

    楚怀王引领楚国走向了极盛,也走向了自己人生的巅峰。

    楚人在楚怀王的刺激下,大国梦苏醒。楚怀王熊心大增,决意饮马黄河,攻灭中原诸侯,一统天下。然,楚怀王并不糊涂,中原诸侯不是那么好欺凌的。于是,联合赵国,南北夹击中原诸侯的策略形成。

    楚国的强大,自然威胁到了中原诸侯。于是,在齐国的号召下,大河上的中原诸侯为求存、求强,推举齐宣王为盟主。

    于是,齐、韩、魏联合起来,三伐楚国。

    楚国走向强盛,若没有新的突破,那就是往反的方向走。楚怀王挑战中原诸侯,得到的结局就是大败。然,令楚怀王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与楚国黄棘会盟,缔结昆弟之国;随后,又举行秦、楚之好。结果,秦国趁着楚与齐、韩、魏混战之际,要挟楚国。

    楚怀王为了减轻军事压力,被迫将楚太子送去秦国为质,换来了短暂的和平。

    秦国以楚太子杀死大夫为由,背两国之盟,并联合中原诸侯攻伐楚国。

    楚怀王被迫以一国之力,向齐、秦、韩、魏四国开战。可惜,楚国的好运走到了尽头。齐、韩、魏再垂沙败于楚国,杀死楚将唐昧,征战疆场不败雄狮,申息之师精锐尽丧。唐昧战死,有的部将发动叛乱,有的部将率军远走。楚国陷入四分五裂。

    秦国见楚国精锐尽丧,趁火打劫。先败楚将景翠于重丘,后杀死楚将景缺,又败楚军,夺取五城。秦、楚对战,楚三战皆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