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为求胜利,秦国主动向齐国称为西番之臣,联合齐国伐三晋。 战场形势,骤然转变。三晋对秦,演变成了三晋对齐、秦。 魏、赵联军在观泽和齐国决战,魏、赵、韩三国联军在修鱼与秦对战。 观泽之战中,匡章击败三晋,又一次,捍卫了齐国的第一强国的地位。 三晋,东败于齐,西败于秦。属于三晋的时代,也是一去不复返。 北边燕国,燕王哙被权臣子之所迫,禅让天下。燕太子平离齐归燕,与子之相争。燕国最终爆发了子之之乱,国力大损,百姓离心离德。 齐宣王田辟彊看准时机,联合中山国打着匡扶正道的旗帜,以匡章为将,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,从渤海进发,讨伐燕国。 匡章不愧是一代名将,不足六十日便攻破了燕国蓟城。然,赵国之主,赵武灵王为了插手燕国内政,派人前往韩国,扶持燕质子公子职(燕昭王),归燕继位。 匡章一边镇压燕地反叛之众,另一边迎战燕、赵联军,而不落下风。随着,秦、楚蓝田之战结束。秦国联合韩、魏再次讨伐齐、宋联军。 齐、韩、魏和齐、宋在濮水之边展开决战。由于齐国的精锐在燕地,故而濮水之战,齐国惨败,齐将声子战死。齐宣王为了应对诸侯,只好将匡章召回国内应对诸侯联军。秦、韩、魏撤军归国,齐国谋燕,也是得而复失,成为了齐宣王心中的疼。 北边刚稳定,南边越国又起战事。越王无疆为了重整先祖的辉煌,起兵二十万,北上攻伐齐国。齐、越、楚三国大国陷入混战。 由于齐宣王防备赵国和燕国,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南边。楚国趁机,一战灭了越国,设立江东郡。楚国灭了越国,刺激了楚国争霸中原的野心。于是,楚怀王准备马踏中原,饮马黄河,与大河上的中原诸侯开战。 齐国自然不会允许有个强大的国家出现在自己的周围,威胁到齐国的东方第一强国霸主地位。于是,齐、韩、魏三国联合起来,三伐楚国。 楚国自然不服,起兵与之决战。 齐宣王以匡章为将,三国联军统帅,带领齐、韩、魏三国声势浩大与楚国决战。由于赵、秦之故,第一、第二次合纵伐楚,战果并不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