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沙丘宫变的个人见解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代安君等人战败,田不礼等人逃亡,代安君入主父宫。李兑、公子成率众,兵围主父宫,杀死了代安君等反叛之人。随后,以围待诛的方式,饿死了一代明主赵武灵王。

    这就是沙丘宫变的起始。

    对于,这场宫变,若粗看史料,没有发现什么问题。但,仔细看上几遍,你就会觉得有很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首先,代安君反叛的时机不对。

    代安君跟随赵武灵王,击三胡、拓胡疆、修筑数千里长城、荡平中山,战功赫赫。公子章也因为军功,被赵武灵王封为代安君,负责代郡及北疆之事。此时的代安君,可以说深得赵武灵王的宠爱和信任。如果代安君想要夺权,怎会选择如此愚蠢的时机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代安君的根基在代郡及北疆,怎会愚蠢地选择在沙丘宫,邯郸的势力范围,起兵反叛?退一步说,代安君真的选择在沙丘反叛,那么赵武灵王在赵惠王死后,会扶持代安君为王?答案,显而易见。

    其次,赵武灵王真的想要扶持代安君,制衡赵惠王,以达到重新收回王权,分裂赵国?

    赵武灵王为了一个承诺...无王实,安敢称王乎。一个不称王自贬为君的男人,难道在晚年的时候,就想当一次王。如果赵武灵王真的想要成为一国领袖,那么为何会选择壮年退位,让赵惠王继位呢?赵武灵王选择壮年退位,扶持赵惠王,难道这真的就是昏聩之举?

    赵武灵王为何会壮年退位、为何会罢黜太子章、扶持赵惠王,又为何封废太子章为代安君,在书中已经提过,这里就不多说呢?可以很肯定地说,赵武灵王之举,绝对不是为了分裂赵国。

    第三,肥义之死,也是一个谜底。

    代安君以赵主父的名义,邀请赵惠王酒宴,肥义替王而去,代安君杀死三朝重臣肥义。那么,赵武灵王和代安君住在一宫,代安君杀死肥义,起兵攻伐赵惠王之时,赵武灵王,又再做了什么呢?

    再说呢?代安君谋反,必定是蓄谋已久。为何赵惠王不但抵住了叛军的攻势,李兑、公子成反而还率四邑之兵前来平乱。谋反,刚刚开始,就被平叛。这似乎也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第四,公子成、李兑是平叛的功臣,还是祸国的乱臣。

    从这场沙丘宫变来看,赵主父、代安君、肥义死,田不礼等人逃亡。公子成被封为相邦,胁迫赵惠王。两年之后,李兑接替赵惠王的位置,成为一代权臣,出卖了赵国很多利益。公子成、李兑当权的时候,赵国很多有才能的人,尤其是具有将才、帅才之人,被迫逃亡。有乐毅、剧辛、庞爰、楼缓、赵奢(马服君,因为李兑等人死后,才回到赵国)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