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赵国殇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第(2/3)页
听见孩儿之语,赵语脸上呈欣慰之色。他悠然地将目光转向伏地的大臣,竭力地说道:“寡人去后。太子雍,继承大位。诸位爱卿,皆乃贤能忠君之臣,拥护吾儿,振我赵氏基业。”
诸臣齐声答道,“臣等,不负君上之托。力助新君,共创赵氏基业。”
赵语微微颔首,用慈父的目光,看着跪在床榻边上的儿子,嘴唇一张一合,“寡人,不曾给你留下,兄弟姐妹。你…少了兄弟乐趣。可怨恨寡人。”
赵雍喉咙哽噎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赵语看着孩儿的面容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
人生在世,数十载,他也算英雄了得。然,膝下育有赵雍一子。这孩儿,曾经给他带来了诸多快乐,同时,也兼有莫多的痛苦。因为对孩儿,怀有太多太多的期许,对他的管教,难免重了些。赵雍年少顽皮、胡闹,令他的期许,逐渐演变成失望,甚至是绝望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心里曾涌现出一种念头。他想?若是自己多几个孩儿,自己的期许,会不会多一点。
叹息归叹息,赵语,不会因为留下一子,心生半点悔意。他的一生,太过跌宕起伏。至从遇见了君后,他的世界,才明亮起来。能与自己心爱的女人,生下一个孩儿,对他来说,此生足矣。如果,可以多奢求一点,那就是陪伴着自己的夫人,看着孩儿长大、娶妻、儿孙满地,尽享天伦。然而,他知道,那是一场期许的梦幻罢了。
身为赵君,既以许国,再难许卿。
赵语无悔,是因为他明白,君父赵侯种育有子女七八人,兄弟和睦同心者,却不多。为君者,最令人心寒,莫过于手足相残。他已经尝到了手足相残的苦果。怎能忍心,将这份苦果,延续给下一代人。他不是一位好君侯,好兄长,好丈夫,也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。
赵语神色渐差,叮咛道:“寡人去后,你要…行国政…振国威…富国…强兵...
赵雍,含泪道:“孩儿牢记君父嘱托,振我大赵基业。”
赵语微微颔首,猛地,说话声、喘息声,一切的声音都停止了。在他合上双眼的一刹那,眼角滑出两行热泪,含笑而去。公元前326年,赵候语,含着满腔热泪,走向了人生的终点。死后,谥号为‘肃’。
赵成侯晚年,魏国以庞涓为将,北围邯郸。赵成侯怀着满腔悲愤,签下漳水会盟,一年后,郁郁而终。赵肃侯涉位之初,赵国战火狼藉,百姓食不果腹。赵肃侯即位,内修国政,以振兴国力。夺地平叛,征战诸侯,以扬国威。其,戎马一生,既能保住赵国基业,又不败于诸侯。在与诸侯国争霸之中,立于不败之地,实乃赵国一代雄主。
跪在一侧的太医令,见君上没了声音,上前伸出手探了探赵侯语的手脉,忽然脸色大变,泣道:“君上…”太医令,朝榻上的赵语匍匐一拜,含泪道:“君上,去了。”
赵雍闻言,身子一颤,软了下去。
韩忠见状,上前搀扶住太子,低声道 “太子…君上…去了。君上,走的很安详。”
赵雍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,跪在君父遗体之侧,放声痛哭。其他人众,见他哭声哀凉,显然是他们父子情深。随着他的哭声,也是热泪盈眶。忽然,韩忠惊叫道:“太子…”
太医令连忙上前,替太子把脉。众人见状,也是一惊。先君刚去,太子是赵国的希望,可不能有半点闪失。赵豹,焦急地问道:“太子,怎么样了。”
太医令,起身拱手道:“太子因伤心过度,才出现晕厥。歇息片刻,就没有事了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