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逸道了声谢,就冲刘艺菲两人解释:“我打算明天早上先去耿老师家里看看,咱们这次要去钓鱼,我想编个鱼篮来用,耿老师那里肯定有熟制好的竹丝,我去买一点。” 解释完后,他又去了节目组那边,把计划告诉了他们。 节目组出来后,行程都是李逸计划和安排的,他确定内容,节目组负责拍摄。 良善村就在扬中市南侧,距离市区不远。 导演组算了下时间,就同意了李逸的计划。 于是,第二天一早,李逸一行人就直奔良善村而去。 酒店经理并没有乱讲,耿月莘的名号在良善村果然人尽皆知。 李逸一行人来到村子后,随便问了个人,就找到了耿月莘的家里。 耿月莘的家面积不小,到处都堆放着竹材和竹编篾件,院子里有十多个年龄不一的男子,正在破竹取材,烤色去节。 听到了外面的动静,耿月莘就从里屋迎了出来。 他约莫七十岁左右,但步履稳健,气色很好。 李逸见到他,就主动上前打了个招呼,笑着说明了来意:“耿老师,我们正在拍摄一档节目,想要采访一下您,您方便接受采访吗?” 耿月莘很淡定,笑呵呵的同意了下来。 他本身就经常接受媒体采访,面对镜头也已经见怪不怪了。 “我在94年,就在家里成立了这个竹编研究所,就是研究竹编。” 耿月莘将李逸一行人邀进里屋后,就讲起了自己竹编的历程:“两千年的时候,我这个所里有将近一百号学生,都是来跟我学竹编的。 但现在科技发达了,机械化也普及了,我这里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了。 其实这些竹编产品销路很好,每天都有上门下订单的,订单多的得都接不过来。 但就是人手不够,做不过来,供不应求。” 一边讲着,他一边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,给李逸几人欣赏。 看到用竹丝编制的帝王卷轴里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古代皇帝像,刘艺菲和赵金麦都被惊艳了。 这竹编作品的质量,完全不是酒店里挂的那几幅能比的啊! “这还不是我最满意的,我最满意的是拿去评奖的那件《圆梦中华》,我拿了个金麦穗奖,整个镇江就我一个。” 耿月莘显然很享受这种向外人介绍自己成果的感觉,说得起劲。 李逸欣赏着耿月莘展示的作品,也在不住点头。 从耿月莘展示的这几件作品可以看出,他的竹编水平,应该可以达到【竹编大师】的等级了,只差一步就可以开宗立派,踏入家的境界了。 但这一步,李逸在梦境空间里卡了七年,最终还是靠运气闯过去的。 耿月莘就不知道得熬几年了。 欣赏了一番作品后,李逸就向耿月莘提出了请求:“耿老师,我想买一些伱这边处理好的竹丝,你方便匀给我一些吗?” “竹丝?” 第(2/3)页